本文完整阅读约需 55 分钟,如时间较长请考虑收藏后慢慢阅读~

近年来,跨学科的知识碰撞成为了在特定学科取得突破的捷径,而与之相对应跨学科人才的地位也自然水涨船高。可抱着对此类人才足够尊敬的我,却在阅读完豆瓣评分高达8.4分的《暗时间》一书后,对如本书作者一般的『跨学科人才』产生了一些怀疑——文中处处可见的深度思考,是否真正值得读者参考并实践?最初笔者以为一遍阅读未能足够参透背后真理,可当结束第二遍、第三遍阅读后,笔者对其产生的怀疑开始慢慢变成了质疑,以至于最终成为批判。

0x01 这本『个人博客汇编』到底在讲什么

《暗时间》一书由刘未鹏所著,刘未鹏2009年本硕毕业于南京大学,毕业后至今一直以软件工程师身份任职于微软。他从2003年开始将自己阅读和思考过程中的收获纪录在博客中,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早期一批依靠博客取得成功的博主,并于2011年将自己多年来所写的博文汇编为《暗时间》一书。

尽管本文是以对《暗时间》一书的批判,但这并非代表此书没有任何价值。通读全文,抛开其作为博客汇编不可避免的啰嗦和重复部分,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八项,供未阅读过本书的读者迅速理解:

1. 提升效率与利用时间

作为一名计算机相关从业者,他使用了CPU的占用率和使用时间作为例子,向读者展示了提升效率的关键:充分利用好人生中的碎片时间。与之相关对时间的充分利用,也就是本书的标题:《暗时间》之由来:充分利用人生中大块时间之间的片段,长久积累出大量的零散时间。作者在这里同样引用了《奇特的人生》一书中对零散时间的比喻:时间下脚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我此前对这本书的介绍:浅谈掌控时间与人生价值的实现——读《奇特的一生》后感

2. 有序记忆与保持专注

尽管充分利用『时间下脚料』能帮助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以外获得大量时间,但尽量为自己腾出大块时间,并在工作生活过程中保持专注依旧是非常重要的。这里作者依旧使用了计算机术语:CPU上下文切换及其开销,来介绍为何我们需要保持专注,减少精力分散,即避免在进入状态这件事情上耗费太多时间。

讲完如何利用时间高效工作,作者开始接着介绍如何进行有序记忆。将对应章节进行总结,可以列举为以下四项内容:

  • 对知识进行联想记忆,发掘不同知识之间在抽象层面上的关联
  • 对不同类别的知识进行编码,使其保持有序
  • 书写、记录、分享知识,依靠有意识的重复起到巩固记忆的作用
  • 将外部记忆与自身情绪相关联,依靠换位思考形成记忆

此外,作者在讲解有序记忆时还提到了通过理性分析和科学判断来避免无效/无用的记忆,如虚假的知识、错误的归因等。

3. 提前计划与持之以恒

作者在这一部分继续使用计算机概念进行类比,只不过这里所举的例子变成了进度条。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往往会因为无法将困难进行分解而产生退缩心理,久而久之便开始无意识的回避困难,殊不知重大的成就和突破往往都隐藏在困难的背后。而分解困难的方法其实就是给自己设计一个『进度条』,让自己在行动的过程中少一些不确定,多一些提前的预估,并尽可能分解目标,逐步完成。

但光是分解目标,并不能让目标本身的难度降低,因此我们还需要有足够的坚持。作者在这里举了个更加『专业』的例子:假设我们在尝试新事物的过程中相当于执行一个while语句,那么break的条件阈值差异,就造就了成功与失败的差别。作者在这里引用了一句名言,能简明扼要说明这一道理: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

正如笔者在《奇特的一生》读后感中所写道,遇到困难时不同人的态度往往不同,如果将热情比作火焰,那么随即到来的困难则是天空中降下的雨滴;雨滴可以浇灭火苗,却无法浇灭火山。区分火苗和火山的往往不止是火焰的规模,毕竟星星之火也能燎原,真正将两者区分开的是它们有没有能保持自己稳定燃烧的足够燃料。对于人来说,这一燃料就是我们常说的激情。

4. 保持理智与避免偏见

偏见,作为人类文明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贯彻了人类的发展史,并在社会的产生后到达巅峰。无论偏见是否包含恶意,其本质都是人类基于其并不全面的认知,在个体或群体的尺度上对一个客观存在事物的主观判断。这一偏见最经典的案例之一就是中世纪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女巫审判。

诚然,并非所有偏见都存在害处,如天圆地方说与各种古代宗教神话就属于基本无害的偏见(如果不考虑其信奉者对异己的迫害,不过这已经脱离偏见本身,此处不再展开)。但正如中世纪结束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起源,人类克服偏见的历史也正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科学的要素之一就是理智,即用事实而非臆想做出判断与回答,这一点对于达成目标同样有着巨大的效用。

但正如上帝无法举起自己,人类作为人类,也无法完全站在理性的角度去100%克服偏见,作者花费了大量篇幅介绍人类固有的一些偏见(如道听途说、感官错觉、信息冲突、思维捷径),也同样在书中同样提供了一些建议,帮助我们尽可能克服这些偏见。在这里笔者将其总结为五条:

  • 认识科学并懂得利用前车之鉴,保持理性的同时从他人犯过的错误上『跳过去』
  • 多思考为什么,并分析会不会有更多种可能
  • 避免受人类的固有本性驱使(即人类『动物化』的那一面)
  • 有效吸收并理解外来资讯,避免被大量信息淹没从而迷失方向
  • 克服习惯和经验主义,依靠知识积累来分析事实与本质

5. 坚持总结与勇于实践

作者本人依靠博客名声大噪,因此在坚持总结的方面,他有着非常充分的经验,这也是本书得以编著出版的原因,由此花费整整一章来介绍书写、总结和分享的意义,也就可以理解。作者对书写的目的给予了一个非常高的评价,即『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它是对思维的备忘、对思维的缓存、与自己的对话、与他人的交流,而书写本身也是语言艺术的体现。身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常常会使用博客来进行写作,这得益于它的便捷性与传播效率,作者在书中同样也鼓励使用这种方式。

但不管使用何种书写方式,书写的最大目的是对思维的总结。正如上文所述,强化记忆的方法之一就是书写、记录与分享,一个坚持总结并将其贯彻终生的人(这里又要提到前文所提到的《奇特的一生》,其主人公柳比歇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往往也是一个在自己所从事专业方面有所成就的人。

但光有理论上的总结,往往并不能帮助我们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有将总结出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才能使这些理论真正产生价值。

我们往往会将不想做归结到不能做上,这其实也是人类另一个本性的体现:自私。这里的自私并非源于主观意识,而是在本能的驱使下为自己的主动放弃找理由,忽视了实践和主观能动性,依靠进化而来的直觉决定行动的必要性,其往往得到的结果就是懒惰、偏见、贪婪和自私。

被理智所武装的科学技术其实就是实践的一种形式。理智可以克服偏见,也可以克服其他人类的本性,我们无法克服外因,但我们可以用理智构建人生纲领,用总结书写人生指南,用实践激发自身动力,来尽可能提升内部素养,并使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自身现状。

6. 重视自学与厚积薄发

作者在书中提到,想要在计算机方面有所建树,一定要重视自学的力量,几乎90%以上的知识都需要通过自学获取。这足以说明自学的重要性,但这一知识其实并不局限于计算机专业相关。

现代社会中自学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如果一千年前的自学是凿壁偷光、一百年前的自学是博览群书,那么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中,我们所需要的自学能力其实并不局限于自学的方法本身,而在于获取自学材料的手段与方法。如果我们规定只要不是从师就是自学,那么询问他人相比较使用搜索引擎谁更高效?遇到问题开始自怨自艾相比较立刻着手分析问题谁更高效?重复犯错与及时总结经验谁更高效?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重视自学不仅仅要有自学的意识和决心,更重要的是掌握自学的一套方法和技巧,而这些方法和技巧又来自于上文所述的实践,即通过实践产生实际效用,再通过不同实践方法间的对比,形成一套对自己行之有效且足够高效的自学方法体系。

自学往往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如果结合科学的思维、足够的理智、及时的总结和有效的实践,便能不断形成积累,而随着自己知识面的增长,能够接触到的新知识也会更多。等到真正能派上用场的时候,可能自己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提升自我的方法。如果这时候再将之前亲身体会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就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厚积薄发。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厚积薄发是可重复的,也是无需外部干预的。在自驱力的引导之下,学习、思考、总结、实践的过程会形成自然的习惯,如同大自然中的水流般自然且持久。

7. 数学之美与逻辑思维

同样由于本书作者计算机从业者的定位,再加上他对数学的热爱,这本书差不多花费了剩下40%篇幅去介绍一些数学相关知识。可能很多读者对数学的学习在高中毕业或大学高数课程结束后就已终止,而实际上就算是程序员们,也并非一定要了解太多的数学知识。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来发掘数学之美呢?这是因为数学与逻辑思维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掌握这种逻辑思维后对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帮助。在掌握有效思考甚至深度思考的过程中,了解数学、并将数学背后的思维与哲学应用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最容易被忽视,也是最重要的。这里作者列举了以下几项我们能从数学中收获到的人生知识:

  • 抽象性思维
  • 发散性思维
  • 反向思考(从怎么样反向思考到为什么)
  • 试错并总结
  • 演绎与归纳
  • 寻找更优解法
  • 使用简单规则描述复杂问题(如递归及各种算法)

解决人生问题往往也是解决工程问题,但并非只有工程师能把自己的人生管理妥当,这就是数学之美对于人生的普适意义,也是逻辑思维在我们生活中的必要性。

8. 有效思考与自我质疑

这一部分并未单独成章,但它却在书中无处不在,成为了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如果只是粗略地阅读本书一两次,可能并不是很容易提炼出其中的思想。

何谓有效思考?在本书的开头几页,作者就已点明其本质:有效思考得以让人不断改进自己,并逐渐提升学习效率、优化思维步骤,以避免思维高度限制自我视野,并为自己构建一套适合自己的精神体系。

至于自我质疑指什么呢?其实它正是有效思考的结论之一,是自信和谦卑的综合体,即对困难、对自我现状的质疑。前者是自信的特征,而后者则是谦卑的体现。基于自信的自我质疑能帮助自己积累勇气,形成克服困难的习惯,积累自我突破的动力;而基于谦卑的自我质疑则是寻求人生下一个目标点的前提,是取得突破,并在突破中完成人生目标必不可少的动机。

0x02 如何写出一本入门读者读不懂、专业读者不屑读的书籍

上文笔者对这本书进行了简要的讲解,相信未能读过本书的读者也能对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有了大概的认知。其实上面的内容已经能将本书几乎95%以上的核心知识点加以概括,可当我们翻到这本书的封底,却可以看到这本书总共包含了250千字,即25万字。

耐人寻味的是,笔者只使用了2500字左右,利用不到百分之一的篇幅就能将这本书所传达的知识近乎完整包含。笔者自知写作水平有限,故百分之一的『压缩率』并非源自于笔者的技艺高超,而是这本书致命的问题:读者定位模糊。它究竟是一本写给不了解计算机读者的书籍呢?还是一本写给渴求有所突破的专业读者的书籍呢?如果读者不凑巧也曾浪费过几个小时读过这本书,相信能和我一同给出相似的结论:很明显,两者都不是。

1. 入门读者读不懂——可有可无的专业术语、屡见不鲜的心灵鸡汤、画蛇添足的附加章节

计算机,甚至手机(也能算是便携计算机)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相信不了解CPU的读者也或多或少听说过这个东西,故使用CPU的例子作为论据尚可理解。但作为一本实用类书籍,在标题未能起到过滤读者效果的情况下,让各种层次的读者(而且一定是入门读者居多)去了解while语句、去了解C++和Java的区别、去了解AOP(面向切面编程)、去了解各种在外行看来如同cult般的数学推导和算法,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笑的是,这本书充满了注释:书页两侧专门留出放置书籍引用的空白、书末论文般长达书页的引用文献、还有随处可见的外部引言和引用……如此多的注释用来丰富本书,却偏偏少了能让入门读者理解书中晦涩计算机概念的注解。是书页两侧的空白不够用,还是成本太高舍不得多放几个字在书页里?倘若后者成立,那这本书最后一页正反均无印刷的白纸是否也是一种浪费?

这本书叫做《暗时间》,但在笔者看来,除了第一章前五页有提到暗时间以外,其余所有内容均与暗时间这一概念关系不大。这本书中既然提到了奥卡姆剃刀原理,那我们就来用这把剃刀分解一下本书:占据一半篇幅,对于入门读者完全无用的数学知识,想必是首先要被砍掉的;接下来我们再砍掉其中重复冗余的内容、砍掉没有任何意义的引用、砍掉屡见不鲜只是为了让读者不至于显得无聊而随意穿插的心灵鸡汤;砍掉那些地球人都知道就好像只有作者一个人不知道于是需要专门拎出来花上一张甚至一章篇幅以展现作者独特之处的车轱辘话……假定本书编辑的文字功底高于笔者(希望如此),那么也许最终精炼出的文字相比笔者这里所写的2500字还要少呢!

2. 专业读者不屑读——案例的贫乏、知识的浅薄、成就的缺失

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班门弄斧,但这句话其实并非出自鲁班本人之口,而是其他见识过鲁班技艺的人们。作者在本书中所做的事情,某种程度上被称作班门弄斧一点也不为过。

如果说让外行信服所需的地位和名声对内行而言并不重要,那么作者作为行业内并非赫赫有名之人,在专业能力上恐怕同样显得平庸。一本由MSRA程序员所著的书籍,里面却并不包含任何关于作者在专业方面的能力,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作者的姓名,也同样找不到任何专业方面杰出的成绩(一些并非出色也并无广泛贡献,仅比学习笔记规范一点点,夹杂在各种杂谈中,出现频率随时间推移越来越低的技术文章除外)。假定作者只是一个水平普通,兴趣独特的程序员,那么谁不是呢?

这里笔者并无人身攻击之意,但让专业读者为这本书买账,仅凭寥寥几句『广泛涉猎…』,说服力与吸引力恐怕还是有些略显不足。

3. 此类书籍为何持久畅销

上文我们分析的结果是:这本书既不适合入门读者,也不适合专业读者。那么这本书到底为了什么样的读者群体而写作呢?也许编辑和笔者有着一样的困惑,毕竟作者最出名的其实是他本人。站在编辑的角度思考一下,其目标读者群体也就慢慢明确了:往往是那些判断力与社会经验有限、略懂一点技术或至少崇拜专业人士、且处于人生迷茫期、缺少人生目标、渴求『大师』点拨、最重要的是有闲心有时间阅读此类书籍的读者设计,相信这样的读者群体不用笔者专门说明,大家也能理解。

我们当然不能歧视这样的读者,因为我们曾经也是这样的人,在这一阶段,有限的人生阅历的确让他们无法有效区分书籍的价值,精神能量的匮乏更是让他们往往对所有外部资讯来者不拒。

讽刺之处在于,这本书吸引了这样的读者,却并不适合他们,以至于互联网上关于此书的评价普遍表示看不懂书中关于计算机的例子!但也就是这一群人,一边说着看不懂,却一边给了这本书非常高的评价……

0x03 拾人牙慧+好为人师+过度自负=?

但如果只是读者群体的模糊,倒不至于笔者专门写一篇文章来批判之,大可直接丢掉,再换一本书来看。让笔者真正感到气愤的是作者在书中所表现的态度与写作手法,以及这种态度对读者的误导与对文学的『亵渎』。

在这里笔者将其总结为三点:拾人牙慧、好为人师、过度自负。

1. 拾人牙慧——独创性的缺失

我们对于一本书的最低期望往往是它至少要是原创的,可这本书却连这最低期望也近乎无法满足。就像是流行语中所说的『缝合怪』一样,这本书乍一看就像是将各种作者读过的书进行无顺序、无章法的罗列(这样一对比,笔者在上文总结的八条已经是非常有逻辑性了),将书名往文中随便一放,或是摘几段其他书中的文字敷衍过去,以此掩饰作者独创性的缺失。

2. 好为人师——亲切感的缺失

如果说拾人牙慧是将博文强行汇编成书籍所不得不做出的牺牲,那么作者的好为人师则是在无论任何写作题材下都不应该存在的。这里我们不要求作者有前文所述非常高的地位和名声,但求作者能略微谦虚些,带着读者在其抽象而又跳跃的思维体系中游览一番,至少让读者能够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有些许感同身受。可就连这样的要求,作者也并没有很好地做到。

本书作者就好像习惯了被上文所述读者群体盲目的崇拜,开始迷失了自我定位,将自己看作了他人无条件绝对信仰的对象,以至于可以对读者颐指气使,在文中大肆使用绝对化的、不严谨的、仅包含作者个人经历和一面之辞的内容误导读者,并可以省略掉所有的循循善诱,逼迫读者接受作者抛出的观点。这样的颐指气使、这样的距离感,同样在某种意义上直接导致了阅读体验的进一步下降。

3. 过度自负——可信度的缺失

笔者上文多次提到循循善诱和作为作者应有的谦卑,在写作中秉承这样的态度,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升文字的可信度,避免因为过度绝对、不切实际、丧失事实根据产生距离感,而导致其可信度的缺失。

同样都是在计算机专业能力以外有其他特长和兴趣的人、同样都是来自全球知名企业,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位作者和《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先生。为什么同样是讲述他人的故事,《浪潮之巅》一书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收获各种读者群体的一致好评?这里我们尽可能抛开作者本身的因素,其实决定两本书差距最大的一点就在于其背后是否有详实的事实依据。浪潮之巅自然不用多说,其讲述的正是硅谷科技公司的历史,尽管其中穿插有作者的个人分析,可有了历史的支撑,我们不会觉得作者的个人分析是空穴来风;然而《暗时间》这本书却走了个极端:书里几乎没有任何的『事实』。

这里我们想要的事实并不是引用外部内容,也不是生硬的道理,而是真实发生在作者或他人身上的,能对其所论述的论点有充足证明的内容。一本分类为实用书籍的书,竟然没有任何真实案例,作者就这样理所当然地将他看过的书籍和看完书后的思考结论,在没有得到任何验证的情况下,只凭听起来有道理就强塞给读者,这怎能让人信得过?或者换而言之,作者自己就相信自己所说的每句话吗?自己践行了自己所说的每句话吗?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支撑下,以上问题均无法得到证明,那么这本书的参考价值无疑也会在可信度的缺失中,进一步被拉低。

0x04 永远不要相信一帆风顺的人生故事

这本书里有一章叫做《我在南大的七年》,大致讲述的是作者在南大攻读本科和硕士学位的过程,但笔者却专门在前文的结论中跳过了这一段,这其实并非没有理由,因为这一章是『假的』。

这里所说的假,并不是认定了作者在说谎,而是在于其接近为零的价值。这一段人生经历(或故事)除了能略微加强一点本书的可信度,对书中其他章节、对读者从书中学到人生指引毫无帮助。而使其变得毫无帮助的核心点就在于:过于一帆风顺。

说到这里可能有读过这本书的读者会站出来反驳我:作者明明说过自己大学也虚度过几年,明明也说过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挫折,为什么还要说它过于一帆风顺呢?

这里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一章应该起到的作用:当一个人想要了解他人的故事时,其潜意识内真正渴望了解的是对方如何从与自己相似的现状,变化到自己所渴望的、阅读此书后想要成为的状态。这样的故事需要是对前文所介绍结论的一次实践演绎,且这样的变化是可复制的、与前后文相关联的、贴合全书主旨的。遗憾的是,这一章并未起到以上任何一项作用。而真正让这一章没有任何意义的,正是它的不可复制性。

在这一章的表述下,作者其实并未在大学学到任何与本书相关的收获,一切的一切都好像是自然发生,是作者的父亲教给他的,这可能吗?这真实吗?写这有意义吗?

我们常说,不要轻信毒鸡汤,人生故事也是一样的道理。听起来好的、容易的、炫目的,大概率也是假的。就算是真人故事,也难保有所保留,更重要的是:每个人人生中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真正值得他人参考并学习的往往并不是一帆风顺,也不是编造的毒鸡汤,而是遭遇过的困难,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克服困难过程中的感悟、经历与经验。

0x05 公众人物的个人品牌建设与个人品牌炒作

对强者的崇拜是动物社会化的进化结果,人类同样没有例外。而随着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将一个人封神开始变得越来越容易。被封神的人自然可以使用一些方法去强化自己的形象,树立自己的品牌,就如同我们会觉得小岛秀夫能做出优秀的游戏作品,而他也会借用我们的崇拜去建设自己的品牌,离开科乐美去创办自己的公司。这样的个人品牌建设是无害的,因为建设品牌无非是巩固自身形象的手段,在此之前的形象是已经建立在足够能力、机遇、人格魅力的前提下的,也是健康且可持续的。

但不知是丧失判断能力的人太多,还是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涌入公众媒体,在这些被封神的人中,同样不乏欺世盗名者。他们也许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却依靠不公正的方式炒作形象,实现『从零到有』的突破,在各种欺世盗名的手段中,最普遍的就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但不管如何,炒作出来的个人品牌总会在某些方面与某些时候路出马脚,而不劳而获的个人品牌,也最容易将自己代入虚假、虚荣和虚幻的深渊,丧失了唯一一点亲手为自己赚来名声的机会。

1. 缺失的知行合一

自古以来,文字作品都是反映作者道德修养的一面镜子,我们通常说相由心生,也说见字如见人,其实就是在描述知行的一体性。继续拿《暗时间》这本书举例子。这本书里多次提到了写作,尤其是写博客的重要性,也强调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但看看作者本人的博客,不免有些矛盾:2015年后,作者更新博客的频率开始从月变成了年,以至于最后一篇文章已是两年前所著。如果作者连自己所论述最重要的论点都无法做到,我们又如何去相信它所论述其他的论点?或许作者真的就只是读过,而并非在人生中实践过,可一个丧失了知行合一的人,至少在道德上是不值得我们所学习的。

2. 再版后的二次炒作

在笔者初次阅读完本书后,我抱着困惑在知乎上搜索了一下这本书,却发现一个关于评价这本书的问题下有着本书责编本人的回答。兴趣之余翻了翻同一问题下其他的回答,发现责编在几乎所有夸赞这本书的回答下面都给予了正向评论,而在所有批评这本书的回答下面都给予了负向评论,甚至还存在『你的理解力存在局限』这种对读者的批评。作为一个对书籍质量负责的角色,此举是在让人感到费解,甚至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专业素养与道德水平。

可更让我感到费解的是,就在我写作此文的17小时前,这位责编还更新了知乎,希望为这本书单独建立读者群,还要求入群者必须有长期写作习惯,要在公共平台发表过文字作品,并特别注明本书作者也在群里。相比较上面干预书籍评价的行为,如此『炒冷饭』卖情怀的行为则更让人觉得费解。

怀着如此多的费解,笔者再次打开封底,却猛地发现:这本书原本写作与2011年,却在2020年还能继续再版。难怪这位责编如此勤劳,看来买账的读者还不在少数。现在笔者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如何获取此书的了:京东推荐、出版社精品……也许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场炒作。作者赚到稿费、编辑赚到业绩、平台赚到销量……最后受伤的只是慕名而来,却在浪费了数小时后空手而归的读者,而在这样一个充满了虚荣与浮躁的社会,往往连读者本人也不再在乎自己是否空手而归,毕竟读过这本书本身就已能成为一种谈资。

如此回望,决定这本书价值的因素已与其内容无关,那么写作、出版和阅读这样的书真的有意义吗?

3. 从自我满足到自我麻痹

倘若一个一直很勤奋的人开始变得懒惰,大致会有两种原因:

  1. 丧失了勤奋的外部动力(如身体健康问题)
  2. 丧失了勤奋的内部动力(满足于现状)

从书里作者的字里行间其实不难看出他的自信,甚至在某些章节中,每个标点符号都能展现出作者本人的得意与骄傲。我们常说爱人必先自爱,其实被他人相信,同样也需要以自信作为前提。

既然自信是一种非常良好的习惯,那为什么这里还要予以批判呢?这是因为自信超过了限度,就会变成自满,若是再近一步,失去悬崖勒马的机会,往往还会演变成自我麻痹,以至于忘却初心,最终丧失了勤奋的内部动力。可悲的是,当一个人被封神后,他往往再听不进去那些逆耳的忠言,世间无数人才就此埋没,天下无数仁人志士因此陨落……

0x06 深度思考背后的陷阱

上文可能略微涉及到了对作者和编者的人身攻击,这并非我的本意,故后文停止讨论这些无关内容。接下来我们针对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深度思考,来探讨一下如果只是按照本书所介绍的方法进行深度思考,我们还会掉进哪些陷阱:

1. 透过现象看到的不一定是本质

我们常把『透过现象看本质』挂在嘴边,然而透过现象看到的往往不一定是本质。这里我们玩一个小小的文字游戏,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界定本质,如果按照传统观念,本质就是能决定现象所发生的因素;但如果是放在现实语境下,我们如何确保所看到的的一定能决定现象发生呢?既然现实中本质无法界定,那么我们透过现象究竟要看什么?

经验普遍表明,尽管我们无法通过现象得知一定重现现象的所谓『本质』,但我们能通过过往或他人的经验确保哪些方法无法重现现象。成功的案例无法复刻,失败的案例却往往能让我们学到更多。这一点与市场投资往往相同,我们尽管无法精确预测股票什么时候涨,但相比较来说预测它什么时候跌就会容易许多。既然能通过以往经验了解什么时候跌,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在预测不跌的时候买入呢?

2. 思考的过程与结果谁更重要

这个问题的基础答案相信读者也可以猜出来: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但如果要给两者分一个先后,这就是阅读和基于阅读的深度思考所不能及的,而就连实践也并不能提供足够多的理由支撑,必须要有思维演绎做支撑,结合实际案例与外部参考,并最终应用在实践上才能得出结论。

这样听起来可能会有些抽象,我们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当我们说『重在参与』的时候,听起来像是过程优先,但如果我们从结果推向过程,成功的结果会让痛苦的过程变成值得称赞的考验;失败的结果也往往会让快乐的过程成为痛苦的教训。逆向思考往往会让我们在同一个问题上得到全新的视角,而逆向思考这件事情本身也是基于结果去反推过程,它本身就是递归的,是能够自洽的。

3. 深度思考真的可以抛开偏见吗

我们往往说深度思考能帮助人抛开偏见,直击根本。但有的偏见却往往是仅靠深度思考所无法解决的。继续以《暗时间》这本书举例,作者在书中罗列了许多他的阅读习惯,也介绍了许多他读过的书,看起来好像每一本都非常经典——除了一本书,就是它所著的这本。这里的偏见其实是对自己的高估,即通常所说的『眼高手低』。

当然这并非是作者一人的错,我们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的错误。如果再使用递归的思维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深度思考能抛弃偏见』本身就是一种偏见。但如果是想要解除这种偏见,仅仅依靠深度思考是绝对不够的,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是更多的观察和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此扩宽自己的见识,消除由于迷信『深度思考能抛弃偏见』本身所产生的偏见,并在亲自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放下更多的偏见,站在更加中立、更加客观的角度看待世间万物。

4. 被虚荣心和优越感所控制的伪『深度思考』

还有一种深度思考是我们需要留心并尽可能避免的,就是出自于虚荣心和优越感的伪『深度思考』。随着知识付费的普及,笔者发现市场上开始出现一种销售『深度思考结果』的产品。它们往往打着科学的幌子,使用各种话术诱骗那些没有足够辨别能力的人,让他们以为听了这些结果,自己也能一样取得成功。

但先不论这些结果的真实与否,就仅仅讨论适用性这一点,一份药方开给上千万人,并能让这些人通通满意,这可能吗?所能满足的是真正的求知欲吗?有教会听众独立思考吗?一个无法独立思考的人,听了再多讲座,可能也只是为自己增添些与众不同的论点作为满足虚荣心和优越感的谈资罢了。这种情况下的知识付费,其实倒不如说是花钱买虚荣,可知识不是商品,它是需要用心去体会,并用身体力行将其转换为个人财富的。

0x07 决定一个人能否达成人生目标的关键

批判的内容写到这里已经差不多可以结束了。批评的目的并非单纯的否定,那么我们就将这本书作为一个负面例子,并尝试对其进行分析,从中获取人生指引。

这里笔者套用上文所提到的逆向思考和对本质的探讨,来分析一下读完本书后,我们能收获到哪些作者所缺失的,但却能决定我们是否能达成个人目标的关键。

1. 共情

这里的共情并不等于同情,如果非要用通俗语言去描述它,那就是『像个有感情的人一样思考』和『设身处地体谅他人』。我们常说书读太多会把人读迂腐,这也是许多人在追求深度思考过程中容易走入的误区。

以笔者身边的一些优秀同事为例,他们在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路上,竟失去了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社会责任感,甚至是对社会公德和人性本质的认知。一篇分析各互联网产品青少年模式监管力度的文章,却将公司利益放在了对青少年的实质性保护之前,以至于有已身为父母的同事无法忍受,直接在评论中实名质问:产品策划们是不是没有人当过父母?

可悲的是,这与当过父母并没关系。『保护幼童』这个道理连动物都能贯彻到底,这是必须身为父母才能体会出来的吗?还是说自己忘记了自己也曾是个被保护的孩子?共情是任何社会性动物都存在的现象,只可惜某些人在追求利益的路上选择抛弃了作为社会性动物的这一特征。当一个人既失去了作为人的感情,又失去了作为动物的本性,那么他又将成为什么呢?

2. 热情

热情是什么?是一个人对其事业高度的追求,是值得贯彻终生的目标,是愿意为之放弃自由、放弃享受、放弃短期利益所愿意换取的自我价值之最终实现。想到这一点,我回忆起了去年有幸参加一场学术会议,随后跟随一些从事NLP(自然语言处理)的985大学教授们去往科大讯飞参观的故事。

参观结束回酒店的路上,那些教授们脸上的黯淡和失落曾让我感到不解,一路上的沉默更让我感到压抑,但直到最近,回味当时那场景我才猛然领悟到,他们对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产生了疑惑和反思,因为他们所做的研究,早已被这些大公司所实现并落地,那么他们在做什么?一车到了中年才意识到自己此前热情被全盘否定的人,难怪沉默!

再想想,这可能也是我选择直接工作的原因之一吧,尽管自己当时并未思考如此之深。写论文究竟是为了什么?做研究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混个文凭吗?还是对利用科研造福他人有着衷心的信仰并愿意呕心沥血贯彻之?对于我现在的所见所感而言,我所做的科研真正能为他人带来幸福吗?社会浮躁的一面往往体现在它会让人盲目,久而久之,会让一个人的行为脱离热情,那么脱离了热情,脱离了事业,脱离了信仰,这世界上多一个自己和少一个自己的区别在哪里?

3. 激情

热情固然重要,但光有热情我们只能空留满腹志向,却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将其转换为现实。对目标的热情常常伴随着对幸福的追求,而保持足够的激情就是让我们充满幸福感的关键。如果想要成功,那么除了要有长久的热情,也需要时常爆发的激情。

如果说热情是why,那么激情就是what,对于一个why我们可以有多个what去帮助达成,但如果只有why,没有what,我们的目标将永远无法达成;如果只有what,没有why,这也是激情,但这激情没有明确的热情做支撑,热度一过,只剩迷茫。

0x08 附:做事慢一点、做人笨一点

市面上讲解深度思考的书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似乎每一本书都在告诉你如何使用深度思考去赢得成功,却很少有书会告诉你:深度思考是为了让自己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正如道德本该用于约束自己、也如心理学最大的价值在于认识自我,深度思考同样是使用思维剖析自我的一个过程。它是基于结果逆推原因、是从生活中无数有关和无关的线索找到生活的灵感、是寻求人生各种难题的通用解答,更是让自己静下心来,换一种视角认识自己。

深度思考并不难,但拥有如此能力的人却屈指可数,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社会的浮躁蒙住了大多数人的双眼,让我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缺少了Think Twice & Think Different & Think Backwards的能力。但好在人生很长,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一点都不算太晚。问问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然后去追求它就好。

诚然,社会的浮躁无法逃避,而深度思考其实也并不是一件可以从书上习得的知识,需要真正体会生活,并在思考过程中不断重新认识自己。这一过程不可避免需要一定时间,那么在真正掌握深度思考之前,不妨先让自己停一停:做事慢一点,做人笨一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两千年前的老子所习得的,我们正在失去。但一切还不晚,一切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