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掌控时间与人生价值的实现——读《奇特的一生》后感
本文完整阅读约需 41 分钟,如时间较长请考虑收藏后慢慢阅读~
笔者从小就养成了做计划的习惯:小学时放暑假会花一整天时间计划接下来两个月里每天要做的任务,并坚持每天写日记;中学时了解到番茄计时法与GTD,在无数个『番茄』中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光;大学后开始使用Notion、Wunderlist、Outlook等工具按小时计划自己做了什么、接下来该做什么……直到现在走入社会,对计划和总结的兴趣只增不减。可惜的是,在我二十一年的人生中,尚未遇见过有同样『嗜好』的人,没有机会交流,也无法解释自己的热爱源于何处。我之所以为我,与我对时间的热爱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在如今的社会中,是否严苛要求与精打细算已经不再适用?这样的迷茫长期萦绕在我的心间,直到我在『小木屋图书』里借下了《奇特的一生》这本书。
目录
1. 《奇特的一生》
从第一印象上看,这本书的确在『卖相』上略显蹩脚:3-7岁儿童读物般的插画、混乱的章节设置、封底畅销书标配的,『加群一起提升自控力』的二维码……这些糟糕阅读体验的叠加,让笔者差点以为这又是一本由自以为是的成功学家借一些偶然成功的人士为背景,总结出因果倒置且并无可操作价值的『成功指南』,再由一些中文都写不通顺就去从事翻译行业的蹩脚译者翻译出来,却依旧被出版社为了赚取利润冠以响亮的口号,末了再附上一些所谓名人名家不知道是收了钱还是瞎了眼写的评价,杂糅出来的『畅销书』。
书籍里随处可见的『成功学笔记』让这本书更显得低劣,笔者甚至无法想象什么样的编辑才会专挑这本书里见微知著的『微』,打上粗体字,甚至还要单独拎出来放在每一节正文的开头。也许正是因为什么样的书吸引什么样的读者,书籍里无数『前人』用杂乱的字体从各种无关角度总结出的『成功学心得』,混乱地散布在书籍中的每一处。
如此糟糕的阅读体验,的确会让读者对其瞬间丧失兴趣。但笔者依旧要向所有阅读此文的读者推荐本书,尤其是那些渴望活得更有意义的人。
为什么?因为这本书所讲述的故事,及其背后永世的价值如此耀眼,以至于它既不会因为糟糕的排版和翻译而显得逊色,也不会被现代社会浮躁风气熏染下的成功学解读所曲解。
2. 柳比歇夫人生中的有序与矛盾
本书的作者以第三人称角度,借书信、笔记、著作介绍了一个叫做柳比歇夫的已故俄国生物学家。他也许并不出名,无论是人文史还是科学史上,他都排不上号,但在他的葬礼上,却有数不胜数的、来自各学科各领域的,出名或不出名的人前来为其哀悼。可当他们走到一起谈论柳比歇夫时,却惊奇地发现:每个人口中的柳比歇夫都各不相同。这并非是曼德拉效应的例证,而是柳比歇夫本人的博学与善良所促成。
他博学,精通生物学、数学、历史、社会学、哲学等学科。事实上,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各学科并非是平行发展,正如计算机与生物学交叉,便产生了神经网络,构建了当下数字社会的基石。而在那些能够跨越学科产生影响力的人中,柳比歇夫一定是最亮眼的那个。可尽管他博览多识,他的事业目标却始终如一: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一个人怎么可能既专一又博学?柳比歇夫正用他一生的故事,证明了这样的矛盾是有解的——专一是忠于事业,博学却是来源于终生的观察、思考与好奇心。一生从未停止工作与思考,年事已高也能保持一年里日均工作6小时,他用苦修般的毅力和习惯延长了人生的尺度,也让他能实现了一般人所无法实现,甚至乍一看显得无比矛盾的,既专一又博学的人生成就。
他善良,每年收到四百多封来信,他竟一封未落,悉数回复,不管来信者是熟人还是陌生人,柳比歇夫都以他的热忱、耐心、严谨回答着来信者的每个问题,并毫不客气地批评来信者的谬误,以导师自居,毫不客气地分析行为、提出要求。可这为何能证明他的善良呢?对于陌生人的来信,他本可以不回复,或使用简单的几句话打发过去,但他有着自己的行为准则,尊重每一位来信者,给予最真诚的建议与批评。纵然回信占用了他人生中的大多时间,但他的善良为他换来的是来自他人的尊重,而这些尊重又进一步成就了他。
他的博学和善良造就了他,而真正得以这两种高尚品德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展现的关键却是他对时间的掌控,这也是本书想要传达给读者的基础:想要取得自我价值的成就,首先需要精打细算过好人生中的每一分钟。
3. 掌控时间并非目的,而是手段
但如果只是肤浅地将柳比歇夫的人生经历总结为『掌控时间就能获得成功』,那就太对不起笔者耗费如此笔墨撰写本文了。可惜的是,许多读者正是如此去想,也是如此去做:
-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柳比歇夫,可以看到几乎所有读者都只是在追随柳比歇夫那近乎苛刻的时间管理方式
- 『充满了人类智慧结晶』的GitHub,也无法免俗
- 就算是英文搜索,也能看到不少肤浅的海外读者们照搬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方法
这里笔者无意冒犯这些读者,也许对于阅读完本书(大概率是没读完甚至根本没读过)后感到大为启发决心改变自己人生,又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恰好有着极强自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读者,这一招能实实在在产生效果。但可惜的是,柳比歇夫式的时间管理方法也许只适合于他那个时代、或是他所从事的职业、甚至是只适合于他本人的。
是的,本书作者花费大量篇幅介绍了柳比歇夫如何统计时间,而译者和编辑也不断用脚注和加粗字体提醒着读者『这里是时间统计法的关键』,但这本书依旧不是一本『告诉你成功人士如何管理时间』的书。
这里我们需要理清楚因果:柳比歇夫式时间管理是他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采取的一种策略,而他恰巧有着严肃、认真的性格,真正成就他的是他终生未变的目标与信仰,而时间管理其实只是他用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恰巧也是本书作者为了吸引读者而从他人生中寻找的一个切入点。
理清因果后,我们就可以抛出最核心的问题:你的终生目标是什么?或者说:你有终生目标吗?
由于笔者个人也有柳比歇夫一样『好为人师』的嗜好,经常成为他人在职业发展、婚恋情感、人际关系、专业技术等方向的顾问(尽管某些方面自己也并未参透)。经验表明,咨询过程中笔者在抛出上文这般尖锐问题时候,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不明确的:
我就想赚钱——决定你能否赚更多的绝不是你能每天多工作多少小时,因此简单学会时间管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除非你能真正意识到做什么能让你在当前行业/或其他行业的能力或地位迅速提升,以及你是否做好准备迎接随时可能到来的机遇。
我想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做到最好——最好是多好?你有评估过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吗?它未来会变成什么形态?你该如何适应这一专业的变化?你有计划过接下来如何发展吗?为了这样发展,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我……暂时还没想好,就觉得自己平时时间不够用,想更合理利用时间——如果没有目标,节省下来的时间你会做什么用呢?娱乐消遣?睡觉?《心流》一书中曾用丰富的统计学事例证明了:休闲时的效率比工作时更低。就算充分利用了时间,每天多出了四个小时(也许更多),可你并没有目标去匹配这多出来的四个小时,那么这四个小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反而会进一步加剧你的挫败感,因为你会意识到就算你努力管理了时间,你想成为的自己,依旧是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上文是笔者真实遇到过的三种回答,以及笔者虽然辛辣却饱含启发性的质问。当然笔者并不像柳比歇夫一样有机会抛头露面,没能认识太多陌生人,身边几乎都是好友,如此批评是真心希望他们能够有所成就,而非借此机会贬低他们。
如此看来,决定柳比歇夫之所以是柳比歇夫的,其实是他一以贯之的人生目标、他的严肃与认真,以及他对于实现人生价值的信念——这与他使用何种方法有什么关系呢?
掌控时间的确是在有限人生内成就更高目标的必经之路,这一点没错。但不要忘了,必经之路再必经,它也只是路,掌控时间绝不是目的,而成就人生价值才是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所应该追求的唯一目的。
4. 我们应当追求何种人生价值
得益于我们出生在和平年代,稳定的社会和自由的政商环境让我们在职业目标上有着更多的选择,但人生价值可以起源于职业目标,却不可以止步于职业目标。正如柳比歇夫的职业是教授,但他的人生目标确是创立自然生物分类法,这之间不能说毫无联系,但并非每个教授都能有着柳比歇夫一般的志向,更别提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相信能读到这里的读者,必定都是立志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且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笔者也就不拐弯抹角,直接抛出笔者个人在长期观察中所总结的,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价值,应该由哪几部分组成:
- 对他人有益,且不侵犯无关之人权利:这是人生价值最基础的组成,只可惜现代社会并非是绝对公平的,就算是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发展如火如荼的中国,甚至是对意识形态要求无比苛刻的前苏联都会存在损人利己的行为,因此往往很多人取得了个人价值上的巨大成功,却并没能达到这一点。如何做才算对他人有益呢?其实往小了说就是日行一善,往大了说也无非是致力于为他人带来幸福——至少至少对自己的家人应该如此。
-
对人类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这一目标听起来似乎非常远大,不应该作为个人目标,但其实换个思路去想,对人类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人生目标,其实往往也是富有创造性的目标,尤其是能创造出引发社会变革(如使用科技提升传统工作效率,或是如同笔者撰写此文般期望能给人带来启发)的目标。
-
能为个人带来成就:尽管所谓的无私奉献看起来美好,但如果所有付出都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尤其是地位与认可上的回报),这样的人生同样没有意义,因为它无法给人不断向前行进的动力。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兴趣,再结合这三个准则,就能发掘出自己应该去追寻的,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价值。而对于笔者来说,我的人生目标就是用自己在软件开发上的特长,将更多的想法构建成能送到用户手上的,实际能提升效率的产品,并能从我的软件作品中体会同样的价值观。也许我今后会离开公司自己创业、也许我以后会考虑成为全职开源作者、也许我以后会转行从事其他职业……未来总是不可预料,我可以不为赚钱而从事这一行、可以纯粹为热爱而编写程序,但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的人生价值却可以保持不变,因为它是『正确』的。我所在乎的并不是通过开发软件我能收获什么,因为只要我敲击键盘,我就是在创造价值,我就是在推动社会发展,我的软件就是我本人的写照(因此它同我本人一样正直),用户使用我的作品,也就是对我的肯定。对于笔者个人来说,如此这般,便已足够。希望笔者的例子也能对读者选择个人价值提供一定参考。
5. 如何将苦难转化为机遇
极少有人能拥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就算是家境优渥如王思聪,也会有出洋相被抓包、砸钱开公司赔本还欠一身债的时候;就算是地位崇高如特朗普,也会有罹患新冠肺炎,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时候。在追寻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苦难总是不可避免。
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每个人一生中能面临的困难其实是大多相同的。但相同或相似的苦难却往往会促成不同人不同的结果,这其实是因为不同人对苦难的认知有所不同。有的人将苦难看做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有的人却能将苦难看做挑战,在苦难中历练自我,最终得以在风口来临时,成为那只飞得最高的『猪』。
当然,并不是说后一种人天生就更能承受苦难,能否将苦难看做机遇的关键其实是在于苦难来临时,你是看着眼前的困难、还是望向困难背后的目标。不少人立下了远大的人生目标,正如儿时的我们大多希望成为科学家一般,但在经历学生时代十余年的『苦难』打击后,还有多少人能坚守自己当时的目标呢?
当然,在苦难来临时,光看着背后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真正能帮助我们将苦难转化为机遇的是思考与行动,这两者缺一不可。思考能帮助我们认清四个问题:我在目标的哪个阶段,我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我的目标是什么,我为了越过这道坎需要做什么;而行动则是对思考结论的实践。
光有思考没有行动,我们会在苦难面前止步,眼睁睁看着其他人越过这道坎,自己却只能站在困难前高谈阔论:这一点也不难越过!我的目标就在眼前!而光有行动没有思考,我们却会往往在困难面前绕弯,撞到头破血流——就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成功越过了这道坎,那么如何保证下一道坎我们也能越过呢?人生中又能用这种笨方法越过多少道坎?如果是只有行动没有思考,那么活一天和活一辈子便没有任何区别,实现人生目标也就变成了纸上谈兵,连自己的人生发展都无法推动,怎能妄想推动社会与他人发展?
6. 奋斗目标是否应该一成不变
对于柳比歇夫而言,他的目标其实是在不断变化的,因为每当他翻过一座山,站在山巅时他又会看到其他更高的山,于是他重新设立目标,继续迈向下一座更高的山……直到人生走到终点。
学到老、活到老的道理相信大家都已深知,但谈及终生学习,很多人却会『望词生畏』,其实柳比歇夫所做的事情正是终生学习。终生学习并不像听起来那么可怕,好像一个人一辈子得不到休息只能不断往前进,其实并非如此。这里的终生学习指的是永远将眼睛看向未来,追求更好的自我,也是对上文将苦难转化为机遇所能收获的额外『奖励』。
当一个人获得了一定成就时,往往代表这个人此前的目标已经达成。但有的人在取得成就后就会陷入沾沾自喜,或是觉得『人生发展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从而转向贪图享乐,放纵自我,却往往在放纵时丢失了自己的初心,尽管可能有取得更高成就的能力,却丧失了取得更高成就的内驱力。
而柳比歇夫则完全不同:他有着明确的内驱力,并会根据自己所达到的高度去超越自己的可能性界限。是的,他并不是一个好运气的人,如此勤奋也无法为他带来足够列入史书的名声,而他在追寻人生目标的时候又有着太多遗憾,似乎每一步走得都和他预期结果不同,但他的的确确是在往前走的,他的目标并非一成不变,也造成了本书作者甚至无法描述柳比歇夫渴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他永远正在『逐步成为』怎样一个人,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思考自己下一步如何走,不断提高对自己和理想的需求。
听起来和始终唯一的人生价值有冲突?可人生价值是抽象的,目标确是具体的,正如数学中的极限思想一般:尽管极限值不可达,我们却可以随着人生的尺度向前行进,用名为人生的函数去不断接近那个抽象的价值。这样不管自己能行进多久,距离那个抽象的人生价值只会越来越近,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有限的人生去做到『更近』。
当然,一个人所能追求的不仅是人生的深度,正如柳比歇夫在生物学以外学科的建树,我们也可以适当的追求人生的广度。而既然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人生目标、有了不断向前进的动力与习惯,扩宽人生的广度往往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上文我们提到科学的发展是相互交叉的,其实所有学科都是如此。在朝向目标的行进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岔路,这些岔路往往是那些只会行动不会思考的人所忽视的,但如果愿意花些时间往岔路探一探,也许你就能发现一片从未触及过的全新天地。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会尝试超越自己可能性的极限,也许有的人就算这样也能取得一番成就,但当你拿起他的人生清单,在前面列着实现的成就后面,往往是更多因为埋头死磕而没能做的事情——可惜的是,也许在那些没能做的事情里,在没走过的岔路里,在回避了的冒险、挑战与苦难里,往往藏着比他所成就更大的发现。
7. 我们应该如何形成深度思考的习惯
笔者相信既然已经写到这里,深度思考的重要性也不证自明,但笔者还是想多费些笔墨去讲述一下:我们应该如何形成深度思考的习惯。
其实深度思考一词听起来非常高端,但对其进行拆解无非由以下三点组成:
- 换个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笔者几年前玩《逆转裁判》游戏时,每一章结尾都会有『逆转思想』的桥段,用在这里其实也非常合适。例如当我们想要了解一个软件是如何开发出来的,最有效的方法并不是去找这个软件的原理解析、也不是去看它的源码或是去逆向它,而是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写?在思考完毕后,我们可以再将自己的思考结果与实际软件进行对比,判断我们的思考结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那么为什么他们要那么设计?如果正确但比你想象的设计要差,那么你如何改善它的设计?多引导自己进行这样的思维『体操』,久而久之深度思考也就能形成习惯。
-
在表象之外,多思考为什么:在笔者就职腾讯的这四个月里,特别注意到几乎所有关于腾讯的新闻都能冲上头条,但这些新闻下的评论却经常提到垄断,似乎每个标点符号都饱含着对腾讯『垄断』的愤怒,渴望用文字将这家公司撕碎再放在脚下踩踏直至碎成齑粉。当然,互联网上的评论大多呈现极端的一面(参考腾讯研究院——《为什么极端内容更容易流行?》),而互联网产品则使用热评、点赞和楼中楼机制纵容并放大了用户的极端一面,并形成了可怕的正反馈(参考笔者写过的《[深夜随想]那些步入社会后被迫做出的妥协,与妥协之后为了梦想而真正值得坚持下去的习惯》),可笔者真正在思考的问题却是:为什么会存在垄断?为什么需要反垄断?反垄断法究竟保障了谁的利益?美国1890年建立的《反托拉斯法》在工业革命早已结束的今天是否已经过时?中国有着党和政府领导并干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真的需要按西方的定义去界定垄断与否吗?
-
身边的一切能对自己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一部烂俗的爱情片,一首KTV里大家边唱边笑的口水歌,一条社会新闻,一个动人的故事,公交车上有趣的一幕,食堂里勺子的摆放规则,甚至如厕时好看的厕纸印花——这些好像索然无味的人生片段,能否让自己学到新东西?答案统统是肯定的。正如古话所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对于存在人性的事物,我们可以从正面例子中学到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也可以从反面例子中学到如何避免自己犯前人之错;对于不存在人性的事物,我们也可以去了解它的发展,最终所能收获到知识,往往能在某天真正发挥作用,这也是笔者上文所述『发展人生广度』的例证。
深度思考其实是一种极佳的人生习惯,它能让同样的事物在有心的人眼里发挥更大的价值,无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最终都将受益于人生价值与长短期目标的实现。如果读者尚未习惯深度思考,不如就在看完本文后思考一下:笔者所撰写的本文与笔者本人,是否能给你一些新的启发?是否还有不足之处?如果是你,你如何学习笔者的长处,并避免笔者的缺点?
杂谈1:为何笔者钟爱实体书籍
实际上笔者从Kindle3开始就是忠实的电子书用户,也经常会在iPad里看PDF版的电子书,但当笔者尝试接触了几年电子书后,突然发觉实体书籍相比较电子书有着太多好处:
- 实体书籍价格并不比电子书低多少,68元的实体书在Kindle商店可能也要40元。
-
实体书籍的排版更精美,尤其是对于精装书而言。尽管电子书已经依靠高PPI实现了『近似』纸质书的体验,但至今未有一家电子书城能提供纸质书级别的排版(尤其是在字间距、行间距、缩进等方面)。
-
电子书通常会受到DRM限制,如果订阅到期、平台倒闭、设备不受支持,意味着你所有的藏书都将付之一炬,恰好笔者有『收藏癖』,就算是电子书也习惯将其进行分类整理(这里点名表扬一下提供无DRM原版电子书下载的图灵社区,其他平台就比较糟糕了)。
-
纸质书更适合长时间深度阅读,电子书只适合快餐阅读。
-
部分专业书籍(尤其是计算机方面的)并不提供电子书版本,图书馆的扫描版也往往在插图、代码等方面出现扫描错误,始终不尽人意。
-
笔者偏好阅读各类别的冷门、绝版书籍,很多书甚至连图书馆都不再提供,只能从二手书城高价淘到,电子书平台几乎永远无法提供这些也许连ISBN号都没有的书籍。
综上所述,笔者实在找不到使用电子书进行深度阅读的任何意义,除非是阅读印刷成本较贵的漫画(恰好漫画版面小,适合在电子书上阅读)。至于所谓的碎片阅读——还是保护视力更重要呀~每天上班已经很累了,通勤时为何还要折磨自己的眼睛呢?
杂谈2:到底是安静的时候想读书,还是读书能让人安静
这是笔者近几个月频繁思考的一个问题。可能是因为深圳弥漫在空气中无形的压力让我有些感到不适,自己每天下班后最大的期望就是打开台灯,阅读上一小时自己新借来的书。
但最终我认为我们之所以读书,往往是读书让人安静,而非安静时想读书。其实在如此浮躁的社会中,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读书,而是安静,而读书无非是让我们在喧嚣的社会中寻求安静的一种手段。
实际上在笔者写到这里时时间已是凌晨四点,但窗外绕城高速轰鸣的卡车噪音却依旧响亮;楼上夫妻一边在吵架,一边伴随着各种物品砸向地面的碎裂声;楼下刚出生的小孩还在因为得不到奶喝而哇哇大哭;隔壁室友因为夜班刚结束,还在房间里和朋友开麦玩游戏……尘世的喧闹无论是在什么时代下都是客观存在的,就算戴上再高档的降噪耳机,内心里回旋的噪音也丝毫不会减少——看看手机有没有新消息、和朋友出去聚餐、直接埋头大睡一觉,种种消遣行为都是在推动我们纵容自己内心的噪音。而只有让自己有所收获,才能真正帮助自己保持内心的安静——恰巧,阅读就是让自己保持收获的一种方式(另外几种对于笔者来说是写作、软件开发、听音乐、弹奏音乐、创作音乐、与他人真诚谈话并互相促进)。
试想一下,还有什么方式比阅读更能让自己内心感到充实?每个字都借助着光线的反射、从眼球经由神经传达到大脑,再由大脑将画面转换为文字,进一步形成情感、记忆、知识。手指摩擦书页的细腻质感、台灯投射下的暖光、新书上胶水与油墨混合的淡淡气味……这一切都如此惬意,不再会被他人打扰、不再接受多余的杂讯,全身心投入到书页中。人类相比较动物或其他生物的差别自然是有很多,但当我们开始读书时,最大的差别就是:只有人类才会从文字中感受到源源不断的快乐。
现代社会的确已经全面迈向数字化,但这并不代表书籍就已过时。如果你想让自己暂时远离喧嚣的尘世,又不想只是用低俗的娱乐打发时光——来读书吧!
杂谈3:小木屋图书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与不可增长性
笔者在文章最开始的前言就有提到:直到我在『小木屋图书』里借下了《奇特的一生》这本书。这并非是给小木屋图书打广告,而是对这一项目真实的信赖和支持。
每年花五百元,就能随时租借大量热门或冷门图书,同时还能享受送货上门,来往运费全免。如果特别喜欢一本书,花费半价即可将其买下。对于普通用户,500元的确是有些略高,这也难怪网上有大量对该平台的不满;但对于每周阅读1~3本书的笔者以及其他对阅读有着无限热爱的『书虫』们而言,这确是一笔绝佳的买卖!
该平台依靠较高的服务价格与较好的书籍质量/数量吸引了大量的爱书人士,违约率当然不会太高,其主打年付的计划也能为公司运营带来大量现金流,微信小程序的平台运营,加上并不算太大的流量,技术成本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算上物流、仓储、员工成本,也许就和开一家大型书店相差不大,但却能依靠互联网递增的边际效益获得相比较书店而言指数级的收入)。在经过简单的估算后,笔者预估其利润率能达到60%以上,这足以让该平台永远经营下去。不管处于何种时代,书籍都永远不会过时,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而真正热爱阅读的那批人并不会因为现在是数字时代就放弃阅读。
但为什么笔者说它不可增长呢?这其实并不是否认这个项目,而是因为从事细分市场就要有细水长流做生意的觉悟,一味满足投资者的欲望追求增长,只会丧失让这一项目得以稳定运营的因素(如老用户的依赖度、推荐程度、书籍的质量与破损程度、服务质量的降低等),最终导致项目的破产,而这并不是作为一个爱书人士所希望看到的。关于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欲望,笔者近期在筹备一篇文章:《利益、增长、欲望与互联网——资本为何总是『在螺旋中到达巅峰』又『在螺旋中失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先关注本站,后续将会发布。
近期小木屋似乎推出了60元每月的月付计划,如果有热爱阅读或想尝试养成阅读习惯的读者,不妨花点小钱先试一个月,相信你从阅读中能收获到的知识绝不止所付出这几十或几百元钱: )
艹…是我本人了。问题在于计划完了之后,并没有真正的付诸行动或者执行大打折扣怎么办呢